影响红细胞溶血的因素

发布时间:2028-09-0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一、实验目的
    了解能够引起红细胞溶血的各种理化因素,了解引起红细胞溶血的生理生化原理。并掌握红细胞溶血的实验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低渗溶液与红细胞抵抗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红细胞化学溶血的现象,掌握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的区别,及温度对红细胞溶血的影响。了解红细胞机械脆性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正常的红细胞悬浮于等渗血浆中,若置于低渗溶液内,则水会进入红细胞使红细胞膨胀而变形,如渗透压持续下降,红细胞会持续破裂而释放血红蛋白,即渗透性溶血。有机溶剂,酸,碱可破坏红细胞膜疏水键和膜蛋白上的次级键,溶解膜脂质,使膜蛋白变性引起化学性溶血。
1.9%的尿素是等渗溶液而不是等张溶液,可以自由进入红细胞内部从而导致水大量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血。在高温条件下,红细胞的膜收缩蛋白变性,造成高温性溶血。另外红细胞具有机械性脆性,即由于碰撞挤压可引起细胞破裂溶血。
三、实验对象
    家兔
四、实验器材
    试管试管架滴管移液管洗耳球水浴锅显微镜离心机离心管注射器摇床
五、实验药品
    1%氯化钠生理盐水 1%肝素 0.1mol/LHCL 0.1mol/LNaOH 乙醚或氯仿1.9%尿素
六、实验步骤
    1 制备红细胞悬液:取家兔血,加入肝素(每10ml血加1%肝素1ml)混合。(1)可采用离心法,放入离心机中,3000转/分钟 5分钟,取出后弃去上清液。加入生理盐水混合后再离心,后除去上清液。同法重复一次,得洗涤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3%混悬液备用。
(2)可采用自然沉降法,取血后加肝素静置,使红细胞自然沉降。
    2 取试管8支,标记排列在试管架上,按下表配制各种浓度氯化钠:

试液
1
2
3
4
5
6
7
8
1%Nacl(ml)
1.2
1.4
1.6
1.8
2.0
2.2
2.6
3.6
蒸馏水
2.8
2.6
2.4
2.2
2.0
1.8
1.4
0.4
溶液浓(%)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9

    每支试管放入红细胞悬液1至2滴,摇匀,静置,30分钟后观察各式管之溶血现象。
    (1)管内液体混浊,上层带红色者,称为不完全溶血。记录开始不完全溶血浓度。
    (2)管内液体变红而透明者,称完全溶血,记录开始完全溶血浓度。
    (3)管内液体分两层,上层浅黄色透明,下层红色不透明者,为不溶血。
    4 另取试管4支,各盛红细胞悬液2ml,分别加入下列溶液观察红细胞溶血现象:
    (1)0.9%Nacl 1ml
    (2)氯仿或乙醚0.2ml
(3) 0.1mol/LHCL 1ml
    (4)0.1mol/LNaOH 1ml
     半小时后,观察各试管的溶血现象。
    5 另取试管2支,各盛红细胞悬液2ml,分别加入0.9%NaCL和1.9%尿素,静置,观察尿素管中的溶血现象。
    6 取试管一支,加红细胞悬液2ml,水浴加热,在45度左右时进行镜下观察,观察红细胞形态是否出现变化,并纪录开始出现不完全溶血和完全溶血时的温度。
    7 取试管1支,加红细胞悬液2ml,放入摇床震荡,记录开始出现不完全溶血和完全溶血时的摇床震速。
七、结果预测
    1 在红细胞渗透溶血的实验中,在哺乳动物中,开始不完全溶血的溶液浓度大约在0.40%—0.46%的氯化钠溶液,而完全溶血时溶液浓度约为0.32%—0.36%的氯化钠溶液
    2 化学性溶血时,由于有机溶剂、酸、碱可以破坏红细胞膜结构,使红细胞膜破碎发生溶血,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无溶血现象。
    3 加入1.9%的尿素溶液后,由于尿素是等渗而不等张溶液,可以自由进入红细胞的内部,从而导致水大量涌入,造成红细胞破裂,而发生溶血,生理盐水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作为对照,无溶血现象。
    4 水浴加热时,红细胞可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形态学上的变化,红细胞失去双凹盘形状,而表现出呈圆形,出芽形等形状,从而失去携带氧能力。继续加热,高温使红细胞膜收缩蛋白变性,使细胞破裂,造成溶血。哺乳动物溶血时的温度大约在49度左右。
    5摇床给红细胞施加机械性外力,使红细胞破碎,但由于红细胞稳定性较好,估计产生不完全溶血可能性较大,完全溶血不易产生。
八、注意事项
    1 本实验给出两种红细胞悬液制备方法,个人觉得在低速离心时不会对红细胞造成大的影响,如确有影响,也可不离心。采取静置法,但消耗时间较长。
    2 红细胞渗透溶血实验为定量指标实验,所以氯化钠溶液的浓度在配制时,要求准确,(使用移液管)。
    3 在实验过程中,要减小机械震动,滴加药品时要靠近液面,以免冲击力太大使红细胞破损,造成人为溶血。
    4 在加入化学试剂前,可加入少许生理盐水,使化学试剂所造成溶液渗透压的改变不至于过大而影响实验解释。
    5 各试管应标明号数,切勿混淆。
九、参考文献:
    1 动物生理学杨秀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动物生理学肖向红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3 动物生理学实验杨秀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4 血液病学张之南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生理科学实验教程朱建平科学出版社

友情链接